当下,无论是上天揽月的“嫦娥五号”,飞往火星的“天问一号”,还是下万米深海潜航的“蛟龙号”,或是抗击疫情中利用AI进行CT影像识别,几乎任何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与工业创新,都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的强力支撑。 比如为保证嫦娥五号能顺利从月球取回土壤,在发射之前,需要对发射的整个过程进行模
截至目前,各地方相继审议通过了本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9省份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目标要求。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经济发展将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梳理规划建议,地方的产业布
上海、广州、湖北、天津……新年伊始,多地呈现出发力新基建的强劲态势。 1月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融入社区生活。 同日,工信部复函重庆市政府,支持重庆(两江新区)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此前,
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要总结过往,展望未来,IDC产业同样如此。 已经过去的2020年,对社会和行业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战略部署、5G建设推进……诸多因素下IDC产业高速发展,数据中心从以前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成为了支撑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被赋予支撑社
11日早间公告,公司于2021年1月10日在珠海市举办了“海底数据中心(UDC)阶段性测试发布会”,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制的海底数据舱,并发布了公司海底数据中心测试样机第一阶段测试(以下简称“本次测试”)的测试报告。 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海底数据中心系统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散热冷却系统
近日,由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信”)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打造的全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高栏港揭幕,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中心走进了海洋时代。 据介绍,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的附近水域可以极大地缩短数据与用户的距离,不仅无需占用
10日,全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高栏港揭幕,这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中心走进了“海洋时代”。据介绍,海底数据中心以城市工业用电为主,海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辅,具有低成本、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打造海底数据舱“胎盘” 10日揭牌的海底数据舱由北京海兰信数
1月10日,由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广东珠海高栏港揭幕,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中心走进了海洋时代。 海底数据中心是什么 “海底数据中心项目(Project UDC)”是将服务器等互联网设施安装在带有先进冷却功能的海底密闭的压力
供配电系统作为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电力保障,其架构设计和产品选型无疑在数据中心整体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国家新基建和碳达峰/碳中和宏观政策实施过程当中,如何对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进行最优设计和管理,是众多数据中心用户面临的重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供配电系统依然是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