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侃科普

2024年12月18日,开工活动现场。黄华
腾讯韶关浈江算力中心首块底板浇筑完成 粤港澳大湾区“东数西算”再落关键一子
5月29日,随着最后一车高强度混凝土注入核心机房基坑,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腾讯韶关浈江算力中心项目首块底板顺利完成浇筑。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算力枢纽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2026年6月投产按下“加速键”。段,为2026年6月投产按下“加速键”。
攻坚技术难点:万方混凝土浇筑的“智慧防线”
此次浇筑的底板位于项目核心算力机房区,面积达8000平方米,厚度1.2米,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1.2万立方米,相当于填满48个标准泳池。面对超厚混凝土水化热导致的裂缝风险及未来2000个高密度算力机柜的荷载挑战,中建八局二公司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分层跳仓+智能温控”工艺:
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智算中心效果图。
精准控温:预埋300余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配合循环水冷系统与保温棉覆盖,将内外温差严格控制在25℃以内,较传统工艺降低50%开裂风险;
数字化赋能: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拟施工流程,协同智能建造机器人提升精度,确保误差低于毫米级。
“这是项目最复杂的基础工程,更是未来承载30万台服务器的‘数字地基’。”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强强调。
绿色算力引擎:低碳基因贯穿全周期
作为腾讯在华南最大的自建数据中心,该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规划建设40MW(兆瓦)智算中心,可容纳30万台服务器,算力规模相当于1500万台个人电脑同步运行。其核心设计理念直指“全周期低碳”:
能效革新:采用间接蒸发冷却、屋顶光伏发电及余热回收系统,年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预计降至1.15以下,达国际领先水平;
减碳贡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万吨,相当于种植110万棵树。
“从底板浇筑开始,绿色基因已嵌入每一环节。”腾讯云基础设施南区负责人李阳表示,项目将直接支撑大湾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等前沿技术应用。
监督护航“湾区算力第一城”
韶关市纪委监委将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列为政治监督重中之重,通过“室组地”三级联动机制全程护航:
专班服务:设立专项服务组,4个月内完成从签约到开工的审批流程,同步解决施工人员住宿、电力配套等难题;
营商环境优化:在1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设立“监督联络站”,开通“接诉即办”线上平台,扫除审批梗阻。
“这是政企联动服务国家战略的样本。”浈江区区长鲁锦锋指出,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亿元,带动上下游就业2000人,助推韶关从“工业老城”蜕变为“湾北算力第一城”。
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智算中心效果图。
数字引擎筑基大湾区
中建八局二公司抽调200余名骨干组建“华南铁军”,全力推进项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22个智算中心项目、超千亿元投资的落地,韶关正加速崛起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核心支点,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智算中心效果图。
背景链接: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是“东数西算”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唯一国家枢纽节点,2022年获批以来已引入腾讯、中国电信等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