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算中心建设反倒更烧钱了?
中小企业快被算力成本压垮。

今年上半年全国冒出393个智算项目,光亿元大单就43个,新疆一个项目就砸了72亿。
说好的DeepSeek能降本增效,结果算力军备竞赛更猛了。
年初DeepSeek出来时,不少人以为算力中心不用狂砸钱了。
结果IDC数据打脸,一季度算力需求增速超预期。
现在建智算中心就像搞房地产,西部能源区成了香饽饽,四五线小城都开始抢项目。
绿电硬指标、国产芯片要求都是新门槛。
最头疼的是中小企业。
大厂玩得起千卡集群,小公司租算力都肉疼。
推理需求爆发本以为是机会,结果招标门槛越来越高。
某AI创业公司吐槽:接个项目赚的钱,八成喂给算力租赁商了。
青海西藏这些地方突然吃香,电费便宜能省大钱。
但小地方产业配套跟不上,建完会不会变“鬼城”?
有人发现部分县城招标书直接抄大厂方案,连应用场景描述都一模一样。
国产芯片倒是个亮点。
招标清单里华为昇腾、寒武纪越来越多,总算不用被国外卡脖子。
但性能差距摆着,跑大模型还是吃力。
中兴通讯这些供应商在搞快速响应团队,48小时出方案抢订单。
最魔幻的是绿电指标。
某三线智算中心为了达标,硬是拉了条三十公里的光伏专线。
建成后电价反而涨了,说是“环保附加费”。
企业用不起电,机柜空着吃灰。
专家说今年算力市场要冲到2886亿。
钱烧得欢,但中小玩家快扛不住了。
新疆那个72亿项目够买三百万台普通服务器,够全国高校实验室用十年。
现在全砸在一个筐里。
DeepSeek本想让AI平民化,结果算力成本越堆越高。
有技术员调侃:以后写代码不如去西部挖矿,起码电费能报销。
小公司已经开始抱团租机柜,省点是点。
智算中心遍地开花是好事,但别光顾着盖楼装机柜。
得想想这些算力到底能不能转化成生产力。
不然过两年又是一堆“面子工程”,烧的都是真金白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