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士说 星投顾】AI算力革命下PCB板块投资机会分析燃爆了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全文3074字  预计阅读需18分钟

  一、行业变革:GB300服务器开启高阶PCB增长新纪元

  2025年7月3日,美国AI云服务商CoreWeave官宣接收全球首批英伟达GB300 NVL72服务器系统,标志着AI算力基础设施进入新纪元。该服务器由戴尔科技制造,搭载72颗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Grace CPU,单机架AI算力突破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内存带宽高达40TB,较上一代Hopper架构实现响应速度提升10倍、每瓦吞吐量提升5倍、推理输出提升50倍的跨越式升级。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统治力,更揭示了高阶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算力系统的核心载体,正迎来技术红利与需求爆发的双重机遇。

  玻璃纤维基材的战略地位在此轮升级中愈发凸显。作为PCB的核心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布在多层板中的用量占比达35%-40%,其介电性能与耐热性直接决定服务器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随着GB300服务器功耗攀升至千瓦级,低损耗、高导热基板成为刚需,推动高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需求激增。全球龙头厂商已加速布局高频高速覆铜板产能,中国大陆企业的国产化进程成为影响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变量。‍

  二、市场需求:AI与汽车电子驱动增长新曲线

  (一)全球市场规模与结构

  根据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数据,20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达9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5.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市场规模预计达4333.21亿元(约60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超50%。其中,高端产品(如HDI板、高多层板)贡献超60%增量,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5G基建成为核心驱动领域。

  结构性机会集中于两大领域

  1、AI算力基础设施:GB300服务器带动高多层板(20层以上)需求爆发,单台AI服务器PCB价值量攀升至5000元,推动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突破120亿美元。核心增长点在于:

  高速背板(56Gbps+)

  超薄HDI(线宽≤25μm)

  耐高温基材(Tg≥180℃)

  2、新能源汽车电子化:

  车载PCB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的500元/辆跃升至3000元/辆以上,2025年全球车用PCB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占行业总需求比例从12%提升至20%。

  (二)供需格局与产能动态

  当前高端PCB市场呈现“供给稀缺、产能满载”特征:

  (1)需求端:CoreWeave、微软、OpenAI等超算服务商加速AI集群建设,GB300服务器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拉动高阶PCB交付周期延长至12周以上。

  (2)供给端:中国大陆头部PCB企业高多层板产能利用率达100%,订单可见性覆盖2025年三季度。国内龙头企业加码泰国、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全球化布局规避贸易风险,降低生产成本15%。

  三、核心赛道:四维增量空间全景透视

  1、AI服务器:算力升级的核心载体

  GB300服务器的架构革新对PCB提出三大技术挑战:

  (1)层数跃迁:GPU互联密度提升推动主板层数从16层升级至28层以上,M8级服务器需30+层板实现万级信号互联。

  (2)材料升级:低损耗板材(Df≤0.002)渗透率从20%提升至45%,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成为112Gbps传输速率标配。

  (3)工艺精进:激光钻孔孔径缩至50μm,层间对准精度要求±15μm,推动企业投入AI视觉检测系统(缺陷识别率>99%)。

  2、汽车电子:智能化重塑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催生PCB新需求:

  (1)智能驾驶域:L3+级ADAS系统采用12层HDI板,搭载埋盲孔技术减少60%通孔,提升信号完整性。

  (2)800V电控系统:高导热基板(TC≥2.5W/mK)需求激增,耐温等级从105℃升至150℃,陶瓷填充环氧树脂成为主流方案。

  (3)舱驾融合:10.1英寸以上车载屏带动柔性PCB(FPC)用量提升3倍,弯折半径要求≤1mm。

  3、先进封装:CoWoS与HBM的基板革命

  HBM3E堆叠内存与CoWoS封装推动IC载板技术迭代:

  (1)线宽/线距:从40/40μm缩至20/20μm,苹果iPhone 17计划采用20/35μm类载板(SLP)。

  (2)层数升级:HBM4预计采用24层封装基板,导热系数要求提升至5W/mK以上。

  (3)材料创新:活性树脂(Active Resin)替代ABF材料,热膨胀系数(CTE)降至3ppm/℃。

  4、绿色制造:政策驱动的技术转型

  欧盟碳关税(CBAM)与中国双碳政策加速行业洗牌:

  (1)无铅工艺:覆盖率从60%升至80%,鹏鼎控股单面板生产能耗降低25%。

  (2)循环技术:铜回收率达95%,废水处理成本占总成本3%-5%,环保达标企业获税收减免5%-10%。

  (3)材料替代:生物基环氧树脂应用比例从5%提升至20%,碳足迹降低30%。

  四、技术演进:材料与工艺的突破性创新

  1、高频高速材料体系

  (1)基材升级:罗杰斯RO4000系列高频板材国产替代加速,生益科技Megtron 6覆铜板打破日企垄断,成本降低30%。

  (2)铜箔精进:反转铜箔(RTF)粗糙度降至1.5μm,传输损耗降低20%。

  (3)复合工艺:半加成法(mSAP)实现10μm线宽,良率提升至92%。

  2、智能制造赋能

  (1)AI质检:东山精密引入深度学习视觉系统,虚检率降至0.1%。

  (2)设备升级:大族激光智能钻孔机精度达±25μm,生产效率提升40%。

  (3)数字孪生:工厂仿真系统优化排产,产能利用率突破95%。

  五、风险与合规:投资决策的关键考量

  (一)核心风险提示

  (1)原材料波动:电解铜价格波动影响PCB成本结构5%-8%,高端覆铜板进口依赖度超50%。

  (2)技术迭代:NVIDIA GB200架构采用光互连,可能缩减PCB用量20%-30%。

  (3)地缘政治:美国《芯片法案》限制14nm以下设备对华出口,影响载板产能扩张。

  (二)合规框架与ESG要求

  (1)欧盟法规:《人工智能法案》要求高风险AI系统使用可追溯PCB组件(2025年7月生效)。

  (2)中国标准:工信部《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强制要求服务器PCB寿命≥10万小时。

  (3)ESG披露:沪深交易所强制要求PCB企业披露重金属排放量与能耗指标(2026年施行)。

  六、结论与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

  (一)产业趋势总结

  1、PCB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升”的战略转型:

  (1)技术主线:AI算力与汽车电子驱动高多层板(≥20层)、HDI、IC载板三大高端品类年复合增长率超25%。

  (2)竞争格局:中国大陆企业在全球高端PCB市场份额从15%升至30%。

  (3)成本优势:东南亚生产基地降低关税成本15%,垂直整合企业(铜箔-覆铜板-PCB)毛利率达35%-40%。

  2、投资策略建议

  高端替代赛道:聚焦AI服务器用超高层板(28+层)、车载HDI板、HBM封装基板三大增量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合计超540亿美元。

  技术护城河企业:选择掌握mSAP工艺、高频材料配方、智能制造系统的公司,其研发投入占比需持续高于5%。

  绿色制造先锋:布局无铅工艺覆盖率超80%、单面生产能耗低于行业均值20%的企业,受益碳关税抵免政策。

  地缘平衡能力:优先选择泰国、越南产能占比超30%,并通过美规UL认证的供应商。

  “在GB300掀起的算力革命中,PCB已从连接载体蜕变为性能引擎。那些在高密度互连、高频材料和绿色制造领域构筑技术壁垒的企业,将成为AI基础设施红利的核心受益者。”

  数据来源:

  1、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网站数据

  2、《全球及中国PCB市场规模》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来源| 李玫慧

  复审| 邢艳

  审核| 李皓

您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