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云计算

5G 智慧文旅建设内容

2025-02-13 12:09:14 9

1.文化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分析

随着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文旅行业加速与数字化融合创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从1.时代单体信息化向3.时代的全域智慧化转型,演进为科技、文化、旅游、餐饮、酒店相融合的全域智慧化文旅。

图3-68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顶层设计为5G消费应用前景保驾护航。自2019年5G正式商用以来,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和促进5G技术在文旅领域的落地应用。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中,多次要求文旅行业积极拥抱5G新技术,引导推广5G在文旅行业新应用。以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运行效率和消费体验,全面赋能行业管理、公共服务、文物保护、产品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各领域,加速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变革,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表3-9文旅行业相关政策

5G技术加速文旅行业蓬勃发展。新冠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巨大,但同时也加快了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疫情背景下,数字化底座释放红利,智能化运营、数智化产品、在线化服务等新业态成为大文旅行业提升收入、降低成本的重要抓手。一些景区、博物馆将实景景区建成虚拟现实景区或开展直播,让游客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游览。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年,各地博物馆推出了2,0余项网上展览,仅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亿人次。对于酒店与餐饮行业,本轮疫情促进了行业整体的安全卫生标准化和体验升级,通过卫生防疫信息的线上化,以及数字技术支撑的“无接触”服务,满足了用户消费时的安全需求。据统计,“绽放杯”大赛文旅行业5G应用数量从2019年的125个跃升至2022年的1328个,应用成效显著。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5G与文旅行业的结合成为发展趋势,5G智慧文旅发展将主要体现在智慧监管、智慧服务与智慧体验三大方面。在智慧监管领域,实现打破行业数据间的信息孤岛,通过行业平台将数据集中,集合旅游大数据资源实现游客动态实时掌控、行业数据实时分析、地区客流准确预知,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在智慧服务领域,实现便捷化的旅游形式,通过5G短消息、5G+AR导览、5G+AI刷脸入园等方式,改善景区营销方式,提升游客旅游效率。在智慧体验领域,要增强游客游览过程中的感知,通过5G+VR美景直播、5G+VR虚拟互动、5G+MR博物馆、5G+AI游记、5G+AI打卡途拍等方式打造“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在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使游览过程多样化。并且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进一步将文化融入到旅游中,从感官游向感知游全面转化。结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未来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区域化发展等新趋势将更加明显。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继续提升,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2.5G重点场景与价值分析

伴随着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及发展,智慧景区和数字文化等文旅业务对5G产生了强烈的需求。5G联合8K、AI、AR和VR等新技术,拓展了文化和旅游产品的表达形式和展现内容,促进了观光游向休闲游、深度游转变,形成了云旅游、慢直播和线上演艺等多个成熟应用场景。未来以5G为引领的新科技,将产生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影响力,为文旅行业带来新一轮的提升和变革。

提供创新引擎。以5G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安全领域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也在不断巩固、加强文旅行业基础数字化底座能力。5G引领的技术重塑文旅行业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衍生出一批高质量的产品和项目,创造出线上旅游的新IP和新空间,延展文旅场景的时空体验,打造数字化的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

改进管理手段。通过5G+无人机巡检实时对接景区一体化管控平台,可以实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对景区开展实时空中巡检,发现警情时系统实时告警。5G+无人机巡检和5G+AI移动执法一起,构成了天、地、人立体安防网络,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管理效率。

丰富产品供给。以“一码游”为代表的全域旅游服务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营造沉浸化的场景,为游客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线上体验,并融合5G慢直播等应用,帮助游客便捷获取旅游产品和服务。5G无人驾驶摆渡车、无人零售车等一系列智能服务,也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5G+AR内容云,可提供实景导航、多人红包游戏和虚拟讲解等服务,带领游客深度体验目的地文化内涵。

提升营销效果。5G视频彩铃,在通话振铃期间向主叫用户呈现的高清音视频融合放音服务,以声音+视频宣传+短信链接的方式助力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推广,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工具。5G慢直播不仅是景区旅游资源的真实展现方式,也是最直观的旅游营销方式,还是一种温情和细致的供给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

加强保护传承。通过5G+AR远程协助,实现了对文物修复工作的在线辅助、远程指导和实时记录等功能。使用专业设备对文物、环境进行二维、三维数字化扫描,将线下的文化资源和展馆环境在云上实现原景重现。文物资源数字化展示可满足观众对文物特定细节展示的高要求,利用5G网络的大带宽特性,观众通过5G手机就可流畅看到高精度还原的文物二维图片或三维模型。

促进文化传播。5G+4K/8K演艺直播通过一点对多点的线上传播,将文化内容推广给全国观众,具有受众面广、观看形式多样等优点,满足数字化的消费场景需求。多视角直播让观众可以自由切换观看的角度,通过全景模式、中景模式和特写镜头来彰显文化演出的独特魅力。

案例:5G+文旅领域实践应用

在广西,“5G+云游广西”整合广西所有景区资源,利用5G技术与应用打造广西特有文化IP,通过构建一套先进、可靠、稳定、可扩展、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端+网+云+平台+应用”一体化5G+全域旅游系统,促进了文化旅游消费,推动产业融合,将文旅产业做成广西整个国民经济支柱。终端采用5G+4k摄像头,5G背包;专门打造了5G+F5G全光网络接入;利用云联网在广西14个地市部署边缘云渲染,云转播,云储存和云计算能力;使用南宁五象骨干云池搭建汇聚平台。

图3-695G+云游广西

在洛阳龙门石窟,龙门联通号5G无人车运用“人车路网云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人、车、路、网、边、云”多路协同,构建完整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通过高科新事物为景区引流,刺激文旅行业产业复苏。双方共同携手打造文旅新业态,将想法做成亮点,将亮点做成事业,共同推动文旅行业转型升级。

图3-75G+无人车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5G+北斗”智慧游船在陶然亭扬帆起航。方案融合5G+北斗技术,紧密结合公园运营管理需求,通过对电瓶游船、码头进行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定制化升级改造,实现了游船实时定位、队列管理、智能启停等14个管理功能,为公园实现了更精细的游客服务、更快速的救援响应、全量可靠的后台管理。5G的使用使得实时的视频回传得以实现,北斗的引入也免去了过去救援定位靠打电话描述的方式,极大提升了公园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能效。

图3-715G+北斗智慧游船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国家话剧院联合相关方打造“5G+F5G双千兆光网+第二剧场”智慧剧场新示范。方案融合5G+冬奥云转播技术,聚焦剧院线上演播服务,实现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多渠道展示推广优秀演出剧目,助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和剧场数字化升级,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格局。5G技术使得演出视频高清采集、视频数据云端处理、新观感体验远端呈现完美结合,为演艺演出、赛事活动等直播转播提供了成熟高效的解决方案。

图3-725G+智慧剧院

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多方跨界携手合作,通过5G技术让木版年画“活”起来,共同助力非遗传承。通过搭建一张灵活的博物馆5G融合专网,对博物馆进行全方位信息化升级改造,在解决了非遗馆内大批量木版画数字化采集的同时,结合智慧文旅大环境下5G+XR沉浸式参观、交互式观展等新应用,打造博物馆宣传和引流亮点。通过将5G、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融入“非遗”传承,探索“非遗+市场+双创”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和实物保护成果完美融合的典范。

图3-735G+非遗传承保护

3.5G+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分析

(1)网络融合

随着文旅行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智慧文旅5G应用的深入,文旅行业数据安全要求不断提升、上行速率需求持续提高、新型组网需求日益明显等一系列新需求,需要通过定制化的5G网络功能予以满足。

面对文旅行业宽带化、移动化、物联化和多业务融合发展的诉求,结合5G网络低时延、大带宽、大连接的优势,叠加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5G文旅行业专网,实现网络定制化和平台化的目标。基础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独享专网等不同的5G专网服务模式。

5G虚拟专网

文旅企业不需要单独建设5G网络设备,基础电信企业全程共用为公众服务的5G网络,通过逻辑的专网技术,为文旅企业提供一张时延和带宽优先保障、与公众网络普通用户数据隔离的虚拟专有网络。

图3-745G虚拟专网网络架构

5G混合专网

基础电信企业为文旅企业单独建设部分专属的5G网络设备,其余设备均共用现有公众网络,满足人脸识别、用户账户等重要数据不出园区,实现安全生产、低时延及业务隔离的诉求。

图3-755G混合专网网络架构

5G独享专网

文旅企业采用专有全套5G网络设备,建设一张增强带宽、低时延、物理封闭的基础连接网络,用户数据与公众网络数据完全隔离,且不受公众网络变化影响,实现物理资源独享,与外部网络硬性隔离的效果。

(2)系统融合

在探索5G技术在文旅行业应用的过程中,可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推进,加速新技术对文旅产业的赋能和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与基础电信企业的协同,在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场所的5G网络覆盖、5G专网建设、基础平台搭建等方面系统化部署,夯实文旅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平台思维整合技术、管理、服务、市场资源,加强与数字政府、交通、生态、医卫等行业协同,打造5G智慧文旅产业新生态;三是以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将面向游客、观众等C端体验的5G应用作为重点方向,助力科技服务民生普惠;四是在5G应用场景设计和技术研发的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五是保障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智慧文旅相关标准规范。

以5G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创新旅游管理、提升游客服务、扩大旅游营销、促进文旅消费、加强文物保护、助力文化传播等带来全新动能,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

4.规模化发展策略建议

以5G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加强文旅5G融合应用发展。

一是深化工信部和文旅部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发布5G推动智慧旅游发展、5G助力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以数智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绽放杯”文旅赛道推动作用,促进优秀文旅项目孵化落地。对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和示范标杆,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可复制解决方案,构建全国性宣传通道矩阵,向全国范围推广。

三是充分发挥联盟和行业协会作用。汇聚通信领域和文旅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同建立协作机制,打造联合实验室,对5G智慧文旅的标准、评估、规范、解决方案以及趋势演进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进5G智慧文旅规模发展进程。

四是开展不同领域下的试点示范项目和标杆打造工程。在景区、文化演艺、博物馆不同领域打造示范样板,为全国智慧化建设提供借鉴依据,输出解决方案。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