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算力新枢纽,吉林的雄心与布局当全国算力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吉林省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2025年春季,白城市集中开工的智算中心项目总规模突破40000P,相当于8万个英伟达H100 GPU的理论算力。
在吉林西部的广袤平原上,风车与光伏板构成的新能源矩阵,正成为驱动AI算力的绿色引擎。2024年底,白城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城市”。这一资源优势为智算中心提供了天然的竞争力。
“智算中心之于智慧社会,就像水利之于农业社会,电网之于工业社会。”一位项目负责人在通榆县开工仪式上如此比喻。这句话揭示了吉林的战略眼光——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指标上,吉林的算力中心正瞄准行业顶尖水平。镇赉项目采用 “市电+新能源屋面光伏”双路供电模式,PUE值设计为1.2,达到国内绿色智算中心标准。而长春新区智算中心则按国内最高A级机房标准设计,其服务器配备80GB大容量显存及900GB/s互联带宽的高性能算力加速卡。
吉林主要AI算力中心项目概览(2025年)
在全球AI耗能激增的背景下,吉林西部找到了破解“算力高耗能”困局的钥匙。风光资源富集区与算力中心的区位耦合,让吉林在算力经济竞争中赢得独特优势。金达源智算中心项目规划显示,其后续将设置屋面光伏、小型微风发电及储能设备,在园区内形成以绿电为主体的小型 “源网荷储”典范系统。这种模式实现了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解决了西部清洁能源外送瓶颈问题。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业内测算显示,使用绿电的智算中心运营成本可降低30%以上,这对于电力成本占运营支出70%的算力中心具有致命吸引力。吉林西部的电价优势,成为吸引算力投资的关键筹码。
“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大,让吉林省西部城市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3月21日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一针见血。当长三角、珠三角的智算中心为能耗指标发愁时,吉林正将广袤的科尔沁草原变成算力产业的沃土。
技术演进上,吉林项目融合了最先进的节能方案。富士康为英伟达GB200芯片工厂配备的液冷技术已引入吉林项目。据行业测算,2025年存量服务器改造为冷板式液冷的市场空间达832亿元,吉林的算力建设正好赶上了这波技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