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四驱”服务新引擎 跑出便民加速度


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全面落实全省“温暖人社”行动部署,巴州区社保局紧密围绕群众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服务路径,系统构建社保业务“网上办、上门办、延时办、就近办”服务模式,着力打造规范、高效、便民的社保服务新格局。

畅通线上渠道,提速增效“网上办”。坚持科技赋能服务升级,全方位拓宽线上办事通道。综合运用便民服务手册、政务新媒体矩阵等载体,高频次、立体化宣传社保政策及线上操作指南,重点引导群众使用“四川人社”APP、“四川税务”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梳理高频服务事项清单,优化办理流程及手续,通过强化数据共享、智能核验等技术支撑,实现信息变更、待遇申领、资格认证、关系转移等高频事项线上办理率达70%以上,办理时限平均缩短60%。

聚焦特殊供给,温情直达“上门办”。聚焦高龄、独居、失能等群体及企业特殊需求,主动延伸服务窗口。组建专业化社保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特殊服务对象动态台账和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一对一”上门认证、业务代办等方式,累计为700余名困难群体提供床边认证,打通服务“最后一米”。持续深化服务下沉,精准对接社区、养老院、福利企业等特殊群体集中场所,主动摸排需求、定制专属方案,变“坐等申请”为“上门解难”,目前服务已覆盖全区60%以上养老机构及重点福利企业,切实将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响应需求弹性,精准便捷“延时办”。精准对接群众反映的“时间错位”痛点,创新建立弹性服务机制。大力推行“预约办理”服务,聚焦周末、节假日等非工作时段紧急需求,畅通电话、线上平台预约渠道,科学配置窗口资源,支持群众提前锁定办理时间,实现紧急业务“预约可办、到点即办”,群众等候时间减少40%。动态开设“延时服务”窗口,根据业务量弹性延长服务时间,灵活调配人员,坚持“业务不结、窗口不关”,确保当日业务“应办尽办”,窗口业务当日办结率达100%,有效化解群众“跑空趟”“白等待”。

延伸服务触角,社银协同“就近办”。整合银行网点优势资源,深化拓展“社银合作”服务模式。科学规划布局,借鉴“15分钟便民服务圈”经验,在人口密集区域首批建成标准化服务网点30个,覆盖城区80%以上街道社区,动态下沉社保高频业务10余项,有效延伸服务触角。统一网点标识,公开办事指南,增设充电桩、老花镜、自助终端等便民设施,设置“敬老专窗”和绿色通道,配备专职引导员提供全程帮办,推动群众社保业务就近办理率达60%以上,平均减少跑动距离50%,群众“家门口”办事体验显著提升。


您可能还会喜欢: